Photo: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編譯/黃光宇、梁嘉桓、祝康偉
「性別觀點」的貿易政策有助發展東非女性賦權
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的一份針對東非共同體區域整合的研究報告指出,東非國家若能針對其婦女就業及從事貿易活動的律法制定,賦予女性更多的發展機會,將有助於解決本區域長久以來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進一步將婦女納入勞動力。此報告強調,性別平等不是發展進程的自然結果,需要積極推動性別平等政策方能達成,因此,建議本區域需掌握兩個關鍵,包括消除教育與技能培訓上的性別差距,讓女性有權爭取更為高薪的工作,以及建立一個區域信貸機制,以支持東非女性企業家創業,為未來更具包容性的發展和繁榮鋪路。(新聞連結)
以「宏觀思考」讓全球糧食貿易聚焦營養提升
全球糧食貿易對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尤其在消除飢餓貢獻良多,但該關注的不是如何提供簡單便宜的食物,而是如何提高健康和營養食品的供應。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秘書長達席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 於5月8日參加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2018年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會指出,因應全球肥胖的威脅,必須跳脫戰後大量生產加工食品的生產思考,重新設計全球共通的食品法規以保障具健康、營養的食品流通。(新聞連結)
世銀:開發中國家經濟流動停滯30年
世界銀行(World Bank, WB)於5月9日公布一份關於全球世代經濟流動性的報告指出,開發中國家的窮人族群被困在由其出生時的環境所決定的貧困循環中,也囿於不平等的發展機會,而無法提升其經濟水準。該報告透過父母與子女在不同世代的教育程度,來追踪其經濟流動性,結果顯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流動在過去30年中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然而,男女的性別差距正在縮小, 在不久的將來,受教育程度高於其父母的女孩比例將可望超越男孩。
世銀建議,若能傾注資源投資兒童學習,確保社區安全,提供良好的營養與教育,並透過創造工作機會與改善融資管道,方能突破此一困境。(新聞連結)
亞銀:我們將使亞洲成為更繁榮、更具包容性與抗災韌性及永續發展的地區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於5月3日至6日在菲律賓召開年會,總裁中尾武彥(Takehiko Nakao)於開幕式致詞時表示,亞銀將透過其「2030發展策略(Strategy 2030)」,解決當前和新浮現的挑戰,包括日益加劇的環境壓力、人口老化及社經不平等現象。他亦強調,亞銀的「2030發展策略」將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以及「巴黎協定」並行不悖,除將致力於消除亞太地區的赤貧情形之外,更盼能使亞洲成為更繁榮、更具包容性與抗災韌性及永續發展的地區。(新聞連結)
歐銀:支持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我們可以貢獻更多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於5月6日至11日在約旦舉行年會,總裁查克拉巴提(Sir Suma Chakrabarti)於致詞時表示,雖然歐銀在2017年的投資總金額創下歷史新高,並為全球三大洲38個經濟體,共計數百萬人民的生活帶來積極改變,但仍不可自滿。因為距離2030年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我們僅剩下12年時間可以努力」。(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