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Nattu
編譯/張子弋、黃光宇
改善治理效能是開發中國家確保公平發展的關鍵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最新政策報告《2017年世界發展報告:治理與法律》中呼籲,開發中國家及國際開發援助組織應重新檢視其管理方式,以作為其克服安全、成長與公平所帶來相關挑戰的關鍵。該報告指出,在一社會中如果權力分配不均將影響政策執行的成效。(新聞連結)
亞銀投入氣候變遷計畫資金在2016年創歷史新高
依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最新統計,2016年亞銀共投入37億美元於氣候融資相關計畫,相較於2015年的26億美元,成長了42%。據估計,其中用於氣候調適部份約為26.5億美元,氣候減緩部分則為10.08億美元。(新聞連結)
世界銀行:改善農業管理法規將有助於因應全球人口持續成長面臨的糧食不足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2月7日最新出版的2017年《落實農業企業化經營》報告中指出,改善中低收入國家的農業管理法規,將可生產足供全球人口持續增加所需之糧食,並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即便許多國家的農業發展已具備市場導向的特色,但在農業法規的管理上仍有改進的空間,例如降低農民與貿易出口公司的交易成本、改善灌溉用水許可證制度,或提供更為優惠的小額信貸條件。(新聞連結)
糧農組織:各國應採取共同行動以阻止病蟲害侵害糧食供應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指出,糧食供應和食品衛生每天都處於受到動、植物病蟲害或各種污染源危害的環境中。無論是病原體、昆蟲還是污染物,各類威脅的蔓延速度日益增加且範圍不斷擴大,以致愈加難以確保相應反制措施的有效和及時性,使人們的食物供應、健康、甚至生計面臨更大的威脅。(新聞連結)
極具破壞性的小麥鏽病繼續蔓延:歐洲、非洲和中亞發現新病種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與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合作開展的研究結果顯示,一種被稱為「小麥鏽病」的真菌病害正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進一步擴散,該病可導致未經處理的小麥作物損失高達100%。2016年世界各地開始出現「條鏽病」和「杆鏽病」新病種,於此同時,現有的鏽病亦已蔓延到新的國家,特別是在地中海盆地。糧農組織另指出,當前的因應之道將著重於早期發現,並採取行動以遏制這種真菌病害對全球小麥生產所造成的重大損失。(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