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嘉桓
回顧2016年,國際間發生了許多大事,然而最受矚目的,仍是難民問題,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統計,全球流離失所的人數因為長期的內戰或衝突而不斷增加,目前累計6,500萬人,約占全球總人口1%,其中難民約有2,130萬人,主要來自敘利亞(490萬人)、阿富汗(270萬人)及索馬利亞(110萬人),[1]形成了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難民潮的產生,使得全球必須投入許多資源,對難民進行援助。有別於傳統的國際援助多由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提供協助,在對難民的援助方面,經常是將資源挹注在處理已開發國家內部的難民問題,此情況為國際輿論帶來了許多不同的聲音,認為這將會排擠原本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今(2017)年1月公布的2015年全球政府開發援助(ODA)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政府開發援助金額達1,314億美元,雖較2014年增加6.6%,然而其中卻有121億美元是用在對富國難民的安置上,這因此招來了許多批評,認為對難民援助的增加,可能排擠到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規模。
儘管OECD表示,半數捐助國對難民援助所增加的花費,是從其他預算科目挪用,不至於對國際援助發展計畫造成明顯衝擊。但由於全球難民議題至今仍持續發燒,國際輿論對發展援助資源的隱憂仍令人關注。以敘利亞為例,聯合國安理會在去年12月31日通過的2336號決議針對俄羅斯和土耳其結束敘利亞暴力活動、開啟政治進程的努力表示支持。[2]然而,由於敘利亞問題複雜,背後存在許多大國博弈,[3]因此儘管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前述決議案,但是否能為敘利亞帶來和平,仍有待觀察;再者,南蘇丹內戰也持續延燒,聯合國在去年11月曾指控南蘇丹衝突中發生嚴重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狀況,甚至可能造成種族滅絕(genocide)危機;此外,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受到南蘇丹衝突持續的影響,2016年有1,300名兒童應徵入伍,使得自2013年該區域衝突以來兒童傭兵總人數達到1.7萬人。雖然近期美國因蘇丹在打擊恐怖主義和改善人道救援等議題的積極作為,而表示將考慮放鬆對蘇丹的部分制裁,而南蘇丹也表示,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將為南蘇丹的穩定帶來新的可能,[4]然而,從川普上任前並未針對南蘇丹議題提出政策規劃,因此,南蘇丹內戰是否因美國的改朝換代而有所改變,仍有變數。
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顯見全球區域性衝突的問題仍舊嚴峻,因此2017年全球的援助重點仍可能分布在難民議題上,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日前就曾請多家國際援助機構,列出2017年的3大援助優先項目,包括聯合國難民署、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樂施會(Oxfam)及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等機構,均將區域衝突所造成的難民問題納入。這也意味著未來1年中,援助機構仍會將資源投注在難民議題上,若難民持續流入已開發國家,則表示已開發國家必須投入更多經費,對難民進行安置。
儘管解決難民問題,是達成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不拋下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此遠大願景,首要面對的難題,但從OECD所公布的數據看來,2015年全球政府開發援助有近10分之1的預算是用在富國安置難民的問題上,為2014年的2倍。對此,倡議對抗極度貧窮的組織ONE就指出,富國應該解決迫使難民離鄉背井的根源,而不是把援助經費用在其國內的難民身上,ONE進一步指出,2015年捐助國提供給世界最窮國家的援助已經連續第二年下滑,此外, 根據OECD的統計數據,OECD開發援助委員會(DAC)成員國平均ODA金額占整體「國民所得毛額」(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比例約0.3%,遠低於聯合國建議的0.7%,顯見,若以聯合國建議的比例為基準,目前全球ODA的數額嚴重不足。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不論在目標數量或目標範圍上,都比「千禧年發展目標」更多、更廣,根據統計,要在2015年至2030年達成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開發中國家每年需獲得3.3兆至4.5兆美元的資源挹注,但從OECD的統計數據來看,2015年ODA僅達1,314億美元,加上前述國際間難民問題持續加劇可能排擠已開發國家ODA預算的情況下,以及針對因難民湧入所造成的衛生、教育或其他基礎建設相關問題的經費投入,都是已開發國家必須面臨的困境,凡此種種,單憑各國政府部門的投入,實不足以負擔,因此,如何結合私部門的資源,在未來的援助工作上將更顯重要。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各參與國聚焦在突顯私部門資本在解決跨國界問題的日益重要[5],而在會議期間,企業界人士與「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共同發表了一份名為「更好的企業,更好的世界」報告指出,若是企業把永續發展目標納入企業策略當中,將可額外創造8兆美元的經濟規模,[6]而這也表示,未來企業在達成永續發展目標間,將朝相輔相成的路途邁進。
[1] 相關統計數據可參考聯合國難民署網站:http://www.unhcr.org/figures-at-a-glance.html
[2] 「安理會通過決議核可敘利亞新停火協議」,國際日報, 最後瀏覽 2017/1/18.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1161949
[3]劉必榮,2016/12/26, 「敘利亞博弈沒完沒了」,中時電子報, 最後瀏覽 2017/1/18.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6000348-260109
[4] Parach Mach, 2016/12/11, “South Sudan sees Trump win as chance for stability”, Anadolu Agency, 最後瀏覽 2017/1/19, http://aa.com.tr/en/africa/south-sudan-sees-trump-win-as-chance-for-stability/684002
[5] Mark Haefele, 2017/01/17,” Bringing private capital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ncial Times, 最後瀏覽 2017/1/18, https://ftalphaville.ft.com/2017/01/16/2182512/guest-post-bringing-private-capital-to-sustainable-development/
[6] Catherine Benson Wahlén, 2017/01/19,” In Davos, Private Sector Highlights Business Case for SDGs”, IISD, 最後瀏覽 2017/1/26, http://sdg.iisd.org/news/in-davos-private-sector-highlights-business-case-for-s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