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嘉桓
根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WTTC)在今(2019)年所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旅遊業產值達8兆8,000萬美元,佔全球GDP的10.4%,同時更提供了3億1,900萬個工作機會。[1]
然而,在全球觀光業呈現一片榮景的情況下,近兩年來,卻出現了一個熱議字眼「Overtourism」(譯為「過度旅遊」或「超限旅遊」),意味觀光景點的遊客量擁擠超載,旅遊風景地資源被超量利用。在遊客爆量的情況下,除了讓旅遊品質大打折扣,同時也對環境的永續發展帶來了負面的衝擊,包括海灘汙染、珊瑚礁景觀破壞、犯罪率增加,以及野生動物的減少等。以喜馬拉雅山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為例,在天氣好的時候,一天之內可能同時有200多人登上珠峰,在今年為期45天的淨山活動期間,清出了11公噸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包括了登山客遺留的氧氣瓶、塑膠瓶罐、電池等,讓登山者聖地的聖母峰,淪為「世界最高的垃圾場」。
隨著國際間對於環境永續議題的重視,加上聯合國於2015年9月發表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目標12.b.即揭櫫「制定及實施政策,以監測永續發展對創造就業,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的永續旅遊。」,使得永續旅遊開始成為各國政府在推動觀光產業時的重點方向。
在經濟與永續間的掙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旅遊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透過到其他國家觀光,除了可增廣見聞外,亦可接受不同文化的薰陶,在旅遊風氣越發興盛的情況下,也為許多國家的經濟注入了一股活水,加上觀光客的增加,帶動了諸如旅館業、餐飲業、交通業等產業的發展。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所做的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全球旅客人數已達14億5千萬人次,旅遊收入則達1.4兆美元,其中全球旅遊收入前10名國家分別為美國(2,140億美元)、西班牙(740億美元)、法國(670億美元)、泰國(630億美元)、英國(520億美元)、義大利(490億美元)、澳洲(450億美元)、德國(430億美元)、日本(410億美元)及中國(400億美元)[2],人潮的確帶來錢潮,讓許多國家因此賺的盆滿缽溢,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也為旅遊國帶來了許多負面的衝擊,例如今年5月,法國羅浮宮因為人力短缺無法應付日益增加的觀光人潮,在保安及接待員的罷工下,無預警關閉一天;義大利的「水都」威尼斯,因超抽地下水,而面臨到城市可能沉默的危機,但近年來,威尼斯面臨到更大的問題,卻是如海嘯般湧來的遊客;[3]而有帛琉著名的水母湖,在2016年也因過度的人類活動,將外來物種與有害的防曬乳汙染物帶進湖中,造成黃金水母減少而宣布封湖兩年。

對於許多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國家,在面對環境汙染以及觀光收益時,並非都能像帛琉一樣毅然而然地選擇永續發展的路線。以前述喜馬拉雅山登山活動為例,之所以湧入暴增的登山客,皆因尼泊爾政府濫發登山證所致,任何想要攀登聖母峰的人,只要支付1.1萬美元就能取得登山證,根據統計,聖母峰的山岳觀光,一年可為尼泊爾帶來近3億美元的收入,也因此尼泊爾政府目前不打算限縮登山證的發放。[4]

隨著「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概念的興起,各國在面對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之際,也開始正視該如何取得平衡。根據聯合國的定義:「永續旅遊的發展準則與管理實務可應用在任何觀光景點的所有旅遊形式,包括大眾旅遊及各種特定對象的小眾旅遊。永續原則關照到旅遊發展時牽涉到環境、經濟與社會文化等面向,而在追求這三面向平衡發展時,要保證其長期的永續性。」[5],其內涵為各國在發展「永續旅遊」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7年訂定為「國際永續旅行發展年」的同時,也提出了三項規劃旅行的指標,一、實踐友善環境行動,垃圾減量、回收、再生,減少環境負擔;二、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包括重建歷史古蹟或拯救瀕臨滅絕動物等;三、向當地社區提供社會與經濟利益,例如響應少數民族的薪資平權活動等。
永續旅遊成國際開發援助新項目
當永續旅遊成為世界潮流時,許多開發銀行在進行國際開發援助工作時,也將永續旅遊視為一重要項目。今年10月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董事會通過了「2020-2024房地產與旅遊業戰略」(Property & Tourism Sector Strategy 2020-2024),這個新戰略將恪遵永續發展目標及巴黎宣言,並聚焦在綠色建築、包容性旅遊及城市更新上。而截至目前為止,歐銀在房地產及旅遊項目上,已經投資了33億歐元共約200個計畫。對此,歐銀房地產及旅遊部門主管Vlaho Kojakovic表示,活絡的房地產和旅遊業對於經濟運轉至關重要,我們非常驕傲的表示,這個新的戰略將能支撐歐銀會員國的經濟成長並促進社會包容性發展。[6]
為了進一步提升歐銀推動永續旅遊的動能,歐銀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在今年10月簽署了瞭解備忘錄(MoU),在這個MoU的架構下,雙方將共同合作,促進觀光發展,以達到2030議程及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歐銀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也正在尋找方法加強旅遊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中的作用,以促進區域一體化和經濟多樣化。[7]
除了歐銀之外,今年10月,亞洲開發銀行(ADB)也在菲律賓及蒙古展開新的永續旅遊計畫。在菲律賓,亞銀將與菲律賓旅遊局合作,在2020年的第四季,於菲律賓巴拉望省的艾尼島(ElNido)、科隆島(Coron)進行永續旅遊計畫,根據亞銀發表的聲明,由於預計未來十年內將有更多遊客前往該島,因此有必要在此二遊客快速成長的目的地,針對永續城市設施及海洋環境保護進行投資。[8]亞銀之前在蒙古庫蘇古勒湖國家公園執行的生態旅遊計畫因成效良好,因此,今年10月,亞銀續與蒙古合作推動第二個生態旅遊計畫,亞銀資深環境專家Mark Bezuijen表示,這個計畫將協助蒙古發展旅遊產業,以促進經濟多元化並增加就業機會,亞銀亦盼在發展觀光產業之際,能夠透過永續的方式保護當地的生態及脆弱的環境。
國合會推動永續旅遊
國合會在夥伴國家推動各項援外計畫時,始終接軌國際合作發展的潮流,而在聯合國於2015年公布永續發展目標之後,國合會在策略規劃上,亦均呼應永續發展目標。在永續旅遊相關計畫的推動方面,國合會在今年也與日本非營利機構笹川和平基金會(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合作,將我國園藝生產與營養提升計畫所設立的示範農場列為該基金會生態旅遊觀光景點之一,安排日本觀光客參觀我駐團示範農場,導覽行程包括介紹我國駐帛琉技術團的沿革、計畫內容、品嚐時令水果,以及芋圓製作體驗等,透過此創新方式盼進一步擴大帛琉農業產業價值鏈。
在今年9月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議召開期間,我國與哥倫比亞大學氣候與社會研究所(IRI)、泛美發展基金會(PADF),以及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共同舉辦「以人為本之氣候調適科技」講座中,笹川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塩澤英之先生就表示,該基金會致力協助帛琉發展生態旅遊,且運用最新環境監測科技,配合帛琉海景與地景的四季變化而發展出展現帛琉特色之生態旅遊行程,當地旅遊業者亦能與社區合作,依時推出各具特色的行程以行銷帛琉,臺灣派駐帛琉之技術團也參與該計畫,共同推動帛琉生態旅遊產業之發展。
我國駐帛琉技術團前團長楊邦棋表示,過去到帛琉的觀光客多是參加旅行社的團體旅遊,大部分的觀光收益多由旅行業者持有。國合會駐帛琉技術團與笹川和平基金會合作推動生態旅遊,目的是讓實際投入旅遊產業的帛琉觀光相關產業業者能保留絕大部分收益,增加他們的實質收入。楊邦棋進一步指出,生態旅遊行程包括體驗當地人傳統捕魚、打獵方式、傳統節慶活動及享用特色風味餐,讓遊客透過生態體驗更貼近當地生活、了解當地文化。[9]
此外,國合會在今年也開設「生態觀光推廣研習班」,邀請來自包含帛琉、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史瓦帝尼、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海地、聖克里斯多福等11國公私部門觀光單位主管分享生態觀光案例。課程設計包括室內授課、實地參訪、交流座談等,使參訓學員瞭解我國生態觀光產業之策略與現況,並在他們返國後做為推動相關業務策略規劃之參考。
臺灣在永續旅遊領域的起步雖不是最早的,但近年來,臺灣在永續旅遊的確投入了許多努力,特別是在2017年,臺灣啟動了「永續旅遊發展策略」,以「開拓多元市場、活絡國民旅遊、輔導產業轉型、發展智慧觀光及推廣體驗觀光」等5大策略,持續促進臺灣觀光產業的優化轉型。國合會將此傲人的臺灣經驗,落實在我國援外計畫的推動上,協助我友邦及友好國家推動永續旅遊的國家發展目標。
編輯:梁嘉桓
核稿:吳台生
[1] 徐梅玉,「全球旅遊業仍將突飛猛進 成長速度僅次製造業」,中央社,2019/3/2,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673928,最後瀏覽2019/10/28。
[2] “International Tourism Highlights, 2019 Edition”, UNWTO, 2019/08, https://www.e-unwto.org/doi/pdf/10.18111/9789284421152, last viewed 2019/10/28
[3] 「淹沒威尼斯的凶手 海潮還是人潮?」,今日新聞,2017/07/11,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711/2587358/ ,最後瀏覽2019/10/29。
[4]「聖母峰淪「世界最高垃圾場」 他們試圖讓垃圾變黃金?」,聯合新聞網,2019/10/26,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4126889 ,最後瀏覽2019/10/28。
[5] 賴鵬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對永續旅遊的定義」,賴鵬智的野FUN特區,2016/10/28,https://blog.xuite.net/wild.fun/blog/457973949-%E8%81%AF%E5%90%88%E5%9C%8B%E4%B8%96%E7%95%8C%E6%97%85%E9%81%8A%E7%B5%84%E7%B9%94%E5%B0%8D%E6%B0%B8%E7%BA%8C%E6%97%85%E9%81%8A%E7%9A%84%E5%AE%9A%E7%BE%A9%EF%BC%88%E4%B8%AD%E8%8B%B1%E5%B0%8D%E7%85%A7%EF%BC%89,最後瀏覽2019/10/29。
[6] Olga Aristeidou, “EBRD moves to urban regener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EBRD, 2019/10/03, https://www.ebrd.com/news/2019/ebrd-moves-to-urban-regeneration-and-sustainable-tourism.html, last viewed 2019/10/29.
[7] Olga Aristeidou, “EBRD and UNWTO team up to promote inclusive tourism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EBRD, 2019/10/04, https://www.ebrd.com/news/2019/ebrd-and-unwto-team-up-to-promote-inclusive-tourism-and-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html, last viewed 2019/10/29.
[8] Beatrice M. Laforga, “ADB to support sustainable tourism project for Palawan’s Coron, El Nido”, Business World, 2019/10/23, https://www.bworldonline.com/adb-to-support-sustainable-tourism-project-for-palawans-coron-el-nido/, last viewed 2019/10/29.
[9] 侯姿瑩,「技術團農業結合觀光 台日攜手推帛琉生態旅遊」,中央社,2019/10/26,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10260187.aspx, 最後瀏覽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