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7年OECD全球發展論壇

 

33889348585_1b4fd8bb18_k.jpg

文/張子弋

2017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主辦之第12屆全球發展論壇(Global Forum on Development, GFD)已於4月5日在法國巴黎OECD總部會議中心圓滿落幕。如同往年,眾多來自OECD會員國、雙邊、多邊援助機構、國際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政府部門、私部門,以及受援國的專家學者齊聚花都,對全球發展議題進行了多場精彩討論。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作為臺灣專業援外機構,憑藉著累積多年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從全球發展論壇自2005年開始舉辦之後,每年均受邀前往與世界各國進行經驗分享交流,掌握最新國際開發援助趨勢。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今(2017)年舉辦的第12屆全球發展論壇(Global Forum on Development, GFD)已於4月5日在法國巴黎OECD會議中心圓滿落幕。如同往年,眾多來自國際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政府部門,以及私部門的專家學者齊聚花都,對全球發展議題進行熱烈討論。從2015年開始,全球發展論壇討論的議題開始聚焦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上,而今年論壇的主軸則定為「齊心協力達成永續發展目標」(Working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並且將重點放在如何導入私部門資源。

私部門投入為SDGs達成的重要關鍵

資金來源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永續發展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也因此在2015年通過了「阿迪斯阿貝巴行動議程」(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在當時各國對未來15年全球永續發展於每年所需之數兆美元資金籌措問題,就已經做出了諸多務實的承諾,其中包括已開發國家應擴大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力道,切實履行聯合國所訂標準將國民所得(GNI)的0.7%用於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幫助低度開發國家建設投資促進機制,為這類國家設立技術銀行,促進技術轉移;建議各國政府對煙草製品徵收重稅等內容。

然而根據OECD在論壇開幕式的演說中指出,目前只有6個國家達成投入GNI 0.7%的承諾,另外OECD分析報告也指出,2015至2030年平均每年SDGs主要部門的投資需求約有3.9兆美元,但目前年度投資額約有1.4兆美元,缺口為2.5兆美元。根據統計目前OECD開發援助委員會(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DAC)29個會員國每年所能貢獻的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id, ODA)總額約為1,300億美元 ,即便納入其他非OECD及非DAC會員國之ODA經費,每年全球ODA經費粗估仍不超過2,000億美元,僅占每年SDGs主要部門投資缺口2.5兆美元的5%,此外,根據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在論壇開幕式中表示,目前僅有6個國家達到投入GNI 0.7%的承諾,因此必須導入私部門資源以補足剩餘95%的龐大資金缺口。

OECD全球發展論壇聚焦三大議題

國合會作為臺灣專業援外機構,從2005年論壇開始舉辦以來,每年均受邀出席,今年代表國合會出席的李栢浡副秘書長會後觀察指出,本年度論壇聚焦在3大議題。

首先,論壇中主要探討擴大資金來源的具體方案,例如為了導入私部門資源,可利用混合式的金融工具及ODA資源,促使私部門資金投入SDGs發展,以及政府應創造有利於微中小型企業(Micro,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MSMEs)發展環境等。「ODA應作為槓桿、扮演活化(mobilize)私部門資金並導入SDGs發展的角色」李栢浡強調,即便整體ODA資金有限,但若透過具官方性質的ODA邀請私部門共同參與開發援助計畫,仍對私部門將資金投入SDGs發展極具誘因。

OECD全球發展論壇本年度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即在於微中小型企業(MSMEs)。李栢浡特別指出,在開發中國家中高達90%的工作是由中小企業所創造,但中小企業往往面臨資金不易取得,且技術尚不足,難以與世界生產鏈接軌等難題。假如政府能透過法令、政策營造有利MSMEs發展的友善環境,輔以投注資源於人才培訓及技術輔導,將能逐步使開發中國家MSMEs得以進入全球價值鏈,取得更高的獲利,最終達到SDGs中首要目標-消除貧窮。

最後,李栢浡指出,城市化議題亦是本次論壇討論的重點,根據統計,目前全球人口有35%居住在城市,65%居住在鄉村,但到2030年這個比例將相反過來,大量人口集中城市,將引發飲水不足、空氣汙染、治安惡化等問題,若是無法妥善處理城市化的問題,除了直接影響永續發展目標11「建設具有包容性,安全,有復原力和永續的城市和人類聚落」外,對於目標6「確保全人水資源與衛生設備的使用與永續管理」、目標7「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可靠和永續的現代能源」及目標15「保護、保留及促進陸地生態系統永續利用、森林永續管理、抵抗沙漠化並扭轉土地的退化及遏止生態多樣性的損失」等目標的達成,亦會造成影響,因此論壇中討論如何透過綠色能源及建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來解決城市問題,另一方面並利用建設水電、交通建設、教育、公衛及能源等基礎設施來活化鄉村。

臺灣透過OECD全球發展論壇擴大能見度

臺灣即便不是OECD會員國,但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長期以來透過國合會主動向OECD提報我國年度ODA投注金額及成效,李栢浡認為國合會每年透過參加OECD全球發展論壇,除了向世界各國分享我國對外發展援助的經驗,及掌握最新國際開發援助趨勢外,也可向世界展現我國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的意願,同時藉以擴大我國國際能見度。而國合會亦有多項計畫案例與本年論壇倡議相符的援助模式,例如公衛醫療計畫,國合會透過結合我國國內醫院(私部門)資源,為友邦或友好國家提升國民健康,期達到SDGs目標3「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各年齡層所有人的福祉」。包括史瓦濟蘭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布吉納法索孕產婦及新生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以及貝里斯慢性腎衰竭基礎防治體系建構計畫等。李栢浡接著以農業技術合作計畫為例,表示臺灣的種苗及種子技術享譽國際,因此可以透過國合會的資源,將臺灣的技術引介到開發中國家,協助當地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國合會也可以利用在開發中國家所累積的經驗及技術,將相關技術轉移予我國內種苗業者,並將相關經驗再移植到其他開發中國家,此亦為我國將ODA與私部門結合的另一實際案例。

最後,李栢浡表示國合會近年已逐步將SDGs中的目標(Goals)及細項標的(Targets)納入其邁向2030年發展策略中,未來亦將持續參與OECD全球發展論壇,藉此提高臺灣對外開發援助工作在世界上的能見度。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