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企業的趨勢與挑戰專題之一】2016年農企業的5大趨勢

瓜地馬拉外銷作物產銷發展計畫3.JPG
國合會瓜地馬拉外銷作物產銷發展計畫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憫農詩】唐 李紳

文/梁嘉桓

唐朝李紳的憫農詩幾乎人人都能朗朗上口,五言絕句裡詩人勾勒出對農民辛勤奉獻的關懷,以及提醒世人飲水思源的意境,這讓人們很容易一提到農業,腦海中浮現的,就是農夫辛勤耕作的畫面。從心理層面來看,或許受到傳統士大夫價值觀的影響,世俗偏向將務農視為是一種道德的表徵,而把商人歸類為較利益導向的工作,因而,很難將農業與企業結合在一起,但若從社會層面來看,根據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黃炳文認為,過去對於職業分類的社會觀感及地位排序為「士農工商」,由於經濟發展與時代的演進,現在則轉變為「商工士農」,由於需要大量勞力的負荷,[1]許多年輕人對於務農這件事,大多敬而遠之。然而,農企業(Agribusiness)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農企業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1956年哈佛大學教授John H. Davis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所發表的一篇名為「從農業走向農企業」(From Agriculture to Agribusiness)的文章,到了1957年Davis及Ray A. Goldberg共同發表一本名為「農企業的概念」(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的書,進一步為農企業寫下定義,根據Davis及Goldberg的定義,農企業是農用品之製造與分配、農場生產營運,以及農產品之加工、儲運和運銷等各項作業之總和。[2]簡單來說就是把農業生產納入企業範疇,讓農業從過去家戶式的家庭經營轉向企業經營,藉此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業產量、提升農民收入等。

過去,在實踐上,農企業不管在總體經濟、社會及環境方面,均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根據統計,農企業整體產值達5兆美元,佔全球消費者支出的10%,同時提供了全球40%的就業機會,但卻也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成。[3]

除此之外,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糧食安全更成了許多國家必須要關注的焦點,儘管過去15年來,已有許多國家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目標一「將全球飢餓人口比例減半」[4],但若要達到「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二「終止飢餓,確保食品安全、營養及永續農業」,意味著未來不管在糧食生產、加工、運輸或分配上,都必須要更加強,因此農企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inclusive business model of agroindustry

 

事實上,全球在農企業的投資也不斷增加,根據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分析指出,2013年全球在農企業的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為2004年的3倍。然而在未來10年,農企業的發展將受到以下幾項趨勢的左右。

趨勢一:全球人口增加及都市化程度升高

目前全球人口已高達70億人,根據統計,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更將增加到90億人,因此,對於糧食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但此同時,全球的可耕地面積卻隨著都市化程度的升高而減少,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如何透過農企業,運用更有效率的生產、加工,甚至利用生物科技,來增加糧食,將是首要任務。

趨勢二:人口結構轉變所帶來的飲食革命

到了2020年,全球GDP成長一半以上將來自於OECD以外的新興國家,隨著這些國家的收入增加,在飲食上除了對於蛋白質的攝取需求提高外,養生的觀念將更被重視,以目前臺灣為例,為了讓消費者食的安心,已經有許多農產品標上產銷履歷。未來農企業在食品安全及農業永續方面預估將有更大的投入。

趨勢三:氣候變遷加劇影響糧食生產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球175個國家元首和代表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了《巴黎氣候協議》(Paris Agreement),面對全球暖化,即使世人展現與之對抗的高度決心,但氣候變遷的狀況仍持續加劇,除了帶來更多的天然災害,也將嚴重影響糧食生產的質量,根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佈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問題若延續到2050年未能解決,在人口不斷成長的情況下,加上氣候異常帶來的糧食產量減少雙重因素交錯下,全球約有155個地區預計將有52.9萬人,因此直接或間接死於氣候異常所造成的糧食短缺困境中。[5]此外,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到了2030年全球供水量將短缺40%,加上土地、能源及勞動力的缺乏,將使農業面臨更大挑戰。因此,農企業或許需要透過新的科技或技術轉型升級,以克服上述困境。

趨勢四: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農業

隨著網路普及與電腦運算速度的增加,大數據的運算與分析已成為目前科技領域中的顯學,同時也已運用到商業、經濟及軍事等領域中,而農企業也嗅到大數據的商機,以跨國農業生技巨擘孟山都(Monsanto)為例,該公司於2012年買下了高科技農業設備商Precision Planting,並於2013年斥資約9.3億美元收購美國天氣保險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以提供購買孟山都種子和化肥的農民最適切的土壤類型、病蟲害和播種方式的配方組合。[6]未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發展越趨成熟,成本下降,估計將有更多農企業增加大數據的運用。

趨勢五:全球糧食價格大幅波動

2008年,受到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及經濟衰退的雙重影響,全球飢餓人口從2005年的8.5億人增加到10億人。而2013年,受到美國及東歐嚴重乾旱的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再度飆漲,儘管過去幾個月來,糧食價格趨穩,但未來受到政策、氣候變遷以及生質能源發展等因素的影響,糧食價格仍有波動可能,因此對於農企業而言,如何建立風險管理及避險機制,將是重要的課題。

 

[1]黃炳文,「臺灣農業發展的五大核心議題與改善對策」,農業政策評論1:2(2015),頁31-44。

[2] J.H.Davis and R.A.Goldberg, A.Concept of Agribusiness, Alpine Press, 1957

[3] Lutz Goedde, Maya Horii, Sunil Sanghvi, “Pursuing the global opportunity in food and agribusiness”, Mckinsey & Company(July 2015), http://permaculturenews.org/2016/02/29/pursuing-the-global-opportunity-in-food-and-agribusiness/ ,Last visited 2016/5/10.

[4]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2015年5月所發表的《2015年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報告指出,該機構所監測的129個國家當中,有72個已達到將食物不足發生率減半的目標。

[5]林靜怡,「34年後…氣候引致糧食短缺逼死53萬人」,2016年3月3日,台灣主流觀點,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2889954 ,最後瀏覽日期2016/5/11。

[6]楊昌儒,「Big Data:大數據時代的綠色商機」,2014年6月1日,宇智顧問,http://www.phycos.com.tw/articles/111 ,最後瀏覽日期2016/5/11。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