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薏安

IDB將提供3億美金貸款協助厄瓜多渡過強震災害
美洲開發銀行(IDB)提供3億美金應急貸款,協助厄瓜多政府支應4月16日強震在該國北部造成的損失及急難支出。IDB總裁Alberto Moreno表示「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我們心繫厄瓜多,我們密切關注該國的情況並和該國政府共同面對災難,目前我們已經核發20萬美元的緊急捐助金來協助厄瓜多政府提供食物、水、藥品及庇護所給受災戶」。4月16日重創厄瓜多的7.8級強震已經造成500人死亡,而4月20日早上厄瓜多沿岸再度發生6.2級強震。(新聞連結)
史無前例的合作 :發展夥伴共擬改善基礎設施方針
首屆全球基礎設施論壇(Global Infrastructure Forum 2016 )於2016年4月16日召開。這是歷來第一次非洲開發銀行(AfDB)、亞洲開發銀行(ADB)、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歐洲投資銀行(EIB)、美洲開發銀行(IDB)、伊斯蘭開發銀行(IsDB)、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DB BRICS)及世銀集團等多邊開發銀行的領袖出席,再加上G20、G24、G77的發展夥伴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強化全球基礎設施的多邊合作機制。此論壇和聯合國有密切的合作關係,論壇結束後將發表一份主席聲明(Chairman’s Statement)以為這首開先例的合作計畫鋪路。
此合作是在阿迪斯阿貝巴行動議程中,為發展籌資(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以消弭基礎設施落差的架構下進行,這對達到永續發展目標(SDGs)來說相當關鍵,而此論壇有助於協調整合全球夥伴,在尊重方法、政策及程序多元性的條件下,促進開發中國家發展永續的、便利而具彈性的基礎設施。未來,每年將召集論壇,並由各多邊開發銀行輪流主辦。(新聞連結)
非洲綠色革命聯盟立下五年內使3千萬南部非洲農民的糧食生產及收入增加一倍之目標
為了促進撒哈拉以南非洲農業及糧食成長,非洲綠色革命聯盟(Green Revolution in Africa, AGRA)及世界銀行農業全球業務(World Bank Agriculture Global Practice )於4月20日簽約,將加強雙方合作及資訊共享,包含針對各項計畫共同擬定更具影響力的策略。
雖然非洲的農業及糧食發展已日漸進步,然而每4位非洲人中仍有1位處於飢餓狀態,而每3位非洲小孩中即有1位發育不良。在未來15年間,全球糧食需求將成長至少20%,而撒哈拉以南非洲更被視為需求量成長最多的地區,糧食生產至少需要成長60%以避免飢餓。非洲綠色革命聯盟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使3000萬撒哈拉以南非洲農民的糧食生產及收入增加一倍,而他們將透過支持小農改善農業生產、增加其進入市場及取得資金管道之機會,以及守護環境等方法來促進目標的達成。(新聞連結)
ADB報告指出緬甸為亞太地區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
亞洲開發銀行(ADB)發表的「2016亞洲發展展望」指出,緬甸雖在2015年間全國1/5的農地受洪水重創,並受到中國經濟活動減緩的影響,然該國2016年及2017年初經濟成長率預計將達到8.4%,為亞太地區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
緬甸自2011年啟動一系列政治及經濟改革後,經濟成長飛快,2012年以來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連年突破6%。然而去年遭逢氣旋和強烈季風雨而引發的洪災及土石流災害,使得160萬人口流離失所、132人口死亡,1/5已開發土地受創,以及15億美金的經濟損失,這也相當於緬甸3%GDP損失。
雖然如此,緬甸受災地區在ADB等國際組織的協助下逐漸重建,這些國際組織並提供當地受災居民人道援助。雖遭逢天災,ADB指出緬甸經濟成長並未因此減緩太多,紡織品出口仍然成長28%,出口額達到20億美金,天然氣出口亦略有成長,觀光業更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2015年觀光客約有470萬,而觀光客在當地花費成長約19%,高達21億美金。(新聞連結)
AfDB和GEF共同促進非洲使用再生能源及喀麥隆城市規劃
世界上最大的環保基金-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於4月15日宣布核准1800萬美金,挹注於和非洲開發銀行(AfDB)共同出資的兩項計畫。第一項計畫將協助非洲國家建設可再生能源之基礎設施,以為其他可再生能源計畫鋪路,第二項計畫則將協助喀麥隆共和國改善其城市規劃及廢物管理。(新聞連結)